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处于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省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全面进入抗击疫情的紧急状态。
疫情考验着我们的防控能力,同样也考验着我们的情绪和认知。对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来说,抗击疫情,除了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做好日常防护,心理防护也很重要。为此,郑州共青团充分发挥12355心理咨询专业优势,在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同时,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家长及群众消除焦虑、恐慌心理,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团郑州市委开通24小时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电话号码如下:
(0371)12355
(0371)56666665
(0371)56666655
河南大学心理学系、河南省心理学会更是为大家贴心准备应对新型病毒的10条心理学准则:
1.保持自然的生活节奏和稳定的生活状态。如合理的作息时间与正常的饮食习惯等。
2.客观审视,防止吸纳过量或失实信息。正确认识疾病,理性接纳事实,既不侥幸,也不恐慌。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不道听途说,不偏听偏信。
3.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营造温馨和谐家庭氛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支持非常重要。
4.避免惰性,行动起来。行为能够促使态度的改变,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5.保持亲人间联系与沟通,构建情感共同体。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间的鼓励与支持会增强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6.正性思维,积极赋意。多一些正面思考,赋予一些负性事件以积极的意义,如不能外出恰恰增加了与家人深入交流的机会,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
7.面对压力,释放情绪。面对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寻找合适的情绪疏泄方式。如向亲人倾诉,做瑜伽,看电视等。
8.打开心灵,关怀他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
9.疑似病人,合理帮助。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方式对他人实施救助。
10.走出恐慌,恰当求助。如果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调节失效,建议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科学的防疫措施,及时的心理疏导,相信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