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时间的延长和“停课不停学”节奏的打开,我们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十八线主播”。除了日常上课期间的备课,授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内容,老师们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比如掌握网上授课相关工具的使用、如何改变传统授课内容和形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改那些密密麻麻,还有些模糊的作业、解决网络卡顿、照顾家人孩子等。如果是班主任,每天还要联系学生和家长填写各种表格、隔空监管学生出勤情况和上课质量。一边是教师,一边又是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角色的混乱会让老师感到失控、焦虑。忙碌的生活减轻了“疫情”期间隔离在家后的恐惧、伤心和不安等,却又带给我们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停课不停学”期间,老师们如何做到“清”“情”“静”。
角色转换,做到“清”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只需要承担一个角色的任务,但是,现在,我们需要在同一时空里,同时承担多个角色,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就会顾此失彼,进而产生种种矛盾。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划分空间和时间的方法帮我们转换角色,从而做到清楚明白、不混乱。
条件允许的老师可以固定用书房作为自己工作、学习的场所,如果没有专门的房间也可以腾出专门的角落作为工作场所。每次需要工作的时候就固定到这个房间或角落,离开这个房间或角落就尽可能不做与工作相关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在场所上区分家庭角色和学校角色,帮助我们快速投入工作或者安心享受生活。
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工作安排大致确定集中进行工作的时间,工作时间之外则尽可能安排其他的生活或娱乐项目。临时接到任务,如果是非紧急任务,可以放在工作时间完成,如果是紧急任务,则可以把彼时的时间转为工作时间,做完后再继续原来的安排。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学习运用时间四象限法则和番茄钟工作法来调整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
督导学生,做到“情”
网络教学不同于面对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我们要改变沟通模式。面对一些不服从管理、作业不交、上课出勤率低或迟到早退的学生,我们要改变以往“疾风暴雨”的模式,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再对症下药。很多时候,语言是分语境的,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是不一样的。网络上的文字和电话中的表达没有环境做基础,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从而制造矛盾。因此,老师在督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批改作业的机会给学生留言、鼓励,从发现学生近期的进步入手,帮助学生树信心。同时,也可以适时和学生真诚沟通,坦诚告诉学生他的哪些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困扰,并倾听学生的想法,提出希望彼此改变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规则。
情绪调节,做到“静”
现在的隔离状态,很适合通过静心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静心的方式一般分为动态静心和静态静心两大类。舞蹈、瑜伽、跳动等方式都属于动态静心,它让我们的身体从紧张、疲惫的环境中体验到愉悦。如果不会舞蹈、瑜伽,我们也可以尝试以下方式: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然后慢慢的把手臂举起,在移动手臂的同时感受(不是用眼)这个动作,手臂举到一定的高度,在空中停顿一下,然后再慢慢的放下。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动作一定要慢,认真感受移动。
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的心神安宁五步法,通过观察呼吸、听声音等便是静态静心的一种形式,老师们如果需要,可以看我们心理小课第一节的内容。研究表明正念冥想也能有效改善情绪,尤其是焦虑、抑郁、愤怒等。如果你不喜欢运动、同时又时间有限的话,也可以尝试学习正念冥想,每天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这里给大家推荐阿里迪纳的《正念冥想——遇见更好的自己》。
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祝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开心工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