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郑州市第一0一中学《疫•情》征文展第四期

作者:学生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0-03-13 23:11:54 点击量:258

配图.png


  庚子鼠年,一场抗击肺炎疫情打破了往年的春节气氛,迎来的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拥有了一段难能可贵的“安静”,去思考、去琢磨。

安静让同学们时时刻刻关注着疫情防控的发展,关注着国计民生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化;安静让同学注意到了在危机时刻冲到前线的英雄,记住他们疲惫的面容,逆行的身影,记住他们挽国救民的伟大精神;安静让大家有了对自己人生未来更高更远的目标和思考;安静让同学们触动心弦有了更多的感动!这份感动与思考在101学子笔尖下恣意流淌汇集成了青年学子新时代的呐喊,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

1



战役先锋,逆风而行                   

     高一2班 钱婧怡   辅导教师:金毅
鼠年如约而至。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打破了在外游子回家团圆的愿望。就在前几个星期,人们还是按照往年一样准备回家过年,可谁知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速度如此迅速,从刚开始许多人并不重视直到后来疫情严重,人们才渐渐明白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中国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但还有一大批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儿女,不顾一切地逆风而行。
随着疫情的发展,很快,以武汉为首,封城封村向外扩散开来。这个行动隔离了病毒,但隔离不了真情。除夕之夜,原本是家人围炉团圆、促膝守岁的美好团圆时光。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河南、广东、重庆、西安、北京等地医院医护人员纷纷下请战书,奔赴武汉前线,志愿与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抗战到底。
你坚定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53岁撒哈拉同志是一名社区老党员,本应该可以在家安逸闲适,他却坚定地说“我是老党员,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主动担任公路路口卡点值班长。“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发挥着社区群众“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撒哈拉的坚定不移、热心民众,为中国抗疫增添力量。
你无私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17年前“非典”一役,敢医敢言让钟南山院士家喻户晓,也赢得了广泛的公众信任。而自那以后,但凡有急性传染病,广东省公布的防控组名单大多由他“挂帅”。即使年过八旬,也并不妨碍他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现在,在肺炎的情况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的信念。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钟南山,他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而今,奋斗的交响曲从未停止,却愈加浑厚、幽远……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钟南山的无私奉献,英勇抗战,为中国抗疫增添光彩。
你坚持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胡佩是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的护士,年仅22岁的她连续坚守隔离病房4天,手套中刺激性极强的滑石粉和消毒水无情地侵蚀她柔嫩的双手使它布满了伤口。虽有些疼,但她却不以为意,日夜默默无闻地坚守在一线战场。
由于防护服密不透风,且穿戴较为复杂,加上防护物资紧张,一旦脱下就不能再使用,所以她在上班时间几乎连水都喝不上。“压力很大,但不能被疫情打败,有信心去打好这场战役!”胡佩从未后悔过选择护士这个职业。身为年轻的90后,她是最年轻的力量。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胡佩的忧国奉公、默默奉献,为中国抗疫增添希望。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在灾难中学会坚强;在安静中学会坚守;在挫折中学会无惧;在苦难中学会成长。2020这场经历都要幻化成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学习前辈,逆风成长!
真爱和真情就是一种力量。“于你于我,同心同根”。这种力量来自于无数“逆行者”,也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给“逆行者”加油,给我们的国家和城市加油,也给我们自己加油!我坚信,疫情终会退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不再遥远!国难当头,让我们一起逆风而行!


1



中国力量筑起战疫城墙                  

     高一1班 张博云   辅导教师:金毅
春节,原本应该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时刻。但是,今年的春节却弥漫着一股恐惧和一丝紧张的气息。无形的敌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武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正在悄悄地打响。一种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强大病毒登上了热搜榜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病毒大军的不断入侵,街上的人少的可怜,寥寥几人也都把口罩紧紧的捂在了脸上,各个省市都有了应对的方案。但是,新增确诊还在不断攀升,此时的中国社会人心惶惶!而在这时,有这么一群人挺身而出,万众一心,凝聚成了中国力量,共同筑起了战疫城墙。 
当代青年人的力量
今年的新年,没有“夜月一席幽梦”的呢喃,也没有“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流连。一袭白衣亦是一件战袍,那些勇敢的年轻人以防护服为铠,以医疗设备为刀,带着中华民族的期望,踏着钟南山院士的肩膀,冲在了战场的前方。而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躯,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罢了”,可不是吗?在这群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白衣中,看到的大都是年轻的脸庞,“2003年非典时,全中国守护着我们90后,2020年新冠时,我们90后守护着全中国”这是青年人在用自己的汗水,自己的生命来报答祖国的养育守护之恩。当代青年人,有的是勇气,有的是力量。敢于付出,为国奉献,这,就是新时代的青年人。
战疫一线医护团队的力量
抗疫战场,危机重重。之前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们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上前线时总要穿盔甲,防护服作为他们的盔甲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但是一些长头发的女护士就有些发难了,防护服是全身防护,长头发不仅会影响到她们穿戴防护服,还有可能增加传染风险,同时也会出汗,进而滋生细菌。面对这个困难,中国女护士没有选择,只能剪掉她们心爱的长发,以短发之貌,冲锋在战疫一线。“护士长,我可不可以不剪?”临剪前,26岁的女护士郑燕雯有些不舍。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爱美的她最后还是狠下心,和大家一起剪成了齐肩短发。有决心,有执行力,敢于付出。这,就是当代女护士,这,就是战疫一线的医护团队。
岐伯山建设者们的力量
喜欢看手机的朋友都知道最近的一个新词,叫“硬核防疫”,说的就是我们河南,作为紧邻湖北的一个人口大省,至今确诊一共也只有一千二百多例,而这阻挡在六万四千多与一千二百多之间的就是我们河南的“硬核防疫”。说其他的也没用,我想,最能体现我们河南防疫之硬核的就是郑州岐伯山医院,为了这个医院,数以千计的工人,设计者,工程师日夜奋战,在短短十天,把一片空地变成了一座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化传染病医院。在这短短的十天中,这块地上集结了各行各业的人们。接到通知后,工人来了,设计师来了,后勤保障人员来了。银行来了,阿里云来了,国家电网来了。信号来了,信息设备来了,一次性餐具也来了。人们众志成城,纷纷为医院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度智能科技的力量
因为接触就有可能传染,所以病人的送药问题在这场战争中备受人们的关注。而之前能做的只是让护士们裹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前往隔离病房送药送饭。众所周知,防护服是一次性用品,而且供应本来都十分紧缺,护士们就一穿穿一上午,期间也不能喝水。但是,我们郑州的岐伯山医院的护士们就不用那么遭罪了,因为这新医院里引进了一种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同款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它可以用来代替穿着防护服的护士们进行送药等任务,减少护士们与病人之间的接触,保护护士们的安全。不仅有小机器人,还有物联网体温贴,一个拇指大小的东西,贴在病人身上后就不用护士再去量体温,病人的体温数据会直接传送到护士工作系统,完成病人体温的监测。更神奇的是,以往需要花五个小时才能确诊的病人们现在只要二十秒就能确诊,就是因为两台先进的CT设备能够通过网络和云计算提供又快又准确的诊断参考,再通过阿里AI诊断机器人,20秒就可以判断病人是否确诊。
我们身边平凡的力量
在这里,我也可以骄傲的说,我的父亲也参与到了建设医院的大部队之中,在他给我发回来的现场的照片中,我看到了巨大的机器和热火朝天努力奋斗的工人们,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医院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而我的父亲跟他们一样,在办公室工作时早出晚归,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在工地现场指导时,面对严峻疫情的威胁也丝毫没有害怕。他也在为了人们的安危而努力奋斗,也融入进了中国力量,成为了中国力量的一部分。我的父亲不是医生护士,无法与病魔真正交锋,但他有一腔热血,更有着“大敌当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我因我有个这样的父亲而无比自豪!
看着这些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人们,我想知道,“这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这是谁的妻子,又是谁的丈夫?”他们普通但不平凡。他们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却是长城堡垒。从武汉到湖北,到全国为之奋斗的逆行者,你们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为久旱的土地带来甘霖。再多的赞美之词,又怎能道尽你们熠熠生辉的品格?身居斗室的我们,纵不能如你们一般冲锋陷阵,亦当成为有良知的人,为抗疫斗争的早日告捷贡献一己之力,让这些力量汇集成为强大的中国力量,一同筑起战役的城墙。
我坚信,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必将被早日战胜,春风十里会再度拂绿神州大地;我坚信,膏壤沃野会再度沐浴黎明朝阳;我坚信,待到山花烂漫时,神州无患展新颜......武汉加油,热干面加油,我坚信,没有哪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那个春天不会来临!

Baidu
map